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隨之加快,尤其是中青年人,面臨較大的社會、工作、經濟壓力,使得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上升并有年輕化傾向。隨之疾病的概念自然地由生物學轉向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那么,心理因素會對心血管疾病產生哪些影響呢?
01年輕人的心理健康與心臟疾病的關聯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Ciccarone 心血管疾病預防中心指出:抑郁癥和心臟疾病之間的聯系是雙向的。抑郁癥會增加心臟疾病的風險,而那些患有心臟病的人也會經歷抑郁的情況。
行為生活方式如吸煙、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體力活動等可促進冠心病的發生。心理因素同樣也可以促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人的情緒本身主要通過植物神經的興奮或抑制影響機體的功能,而心腦血管功能受植物神經的調節。比如:
1、過度緊張和激動等可以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可能使血管收縮,誘發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
2、過度緊張、激動等又可以導致副交感(迷走)神經興奮,從而使心腦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心率緩慢,誘發緩慢型心律失常、頭痛、頭暈等。
因此,心腦血管疾病人群因避免較大的情緒波動。在一次極度驚恐、暴怒、大喜、大悲之下,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可以呈跳躍式上升,可以誘發高血壓腦病,甚至腦血管破裂,腦出血。
03心腦血管疾病與心理因素之間的關系
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等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病人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活動,如焦慮、抑郁,使得治療效果不佳。而心血管疾病的持續遷延,反過來又加重不良的心理負擔,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由此可見,心理因素對心血管疾病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而心血管系統又是體內對情緒反應最敏感的器官。因此,心理因素和人的健康狀態往往是相互作用、密切相關的。
其實不良的心理活動是大多數人們不可避免的一種心理過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人們對不良心理要有正確認識,采取積極主動的各種措施,減輕或是消除不良的心理活動,如參加群體活動、傾訴、接受心理咨詢等??傊?,心理因素在人體健康中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山西省衛健委健康體檢與管理質量控制中心副主委單位,是質控中心唯一的民營體檢機構;晉ICP備18002957號-1